日本多樣心動
如果您懂這個話,更能吃出美味百倍的拉麵!為您介紹店裡受用的拉麵用語。
アイドルタイム
閒置時間/Idle Time
閒置時間/Idle Time
這原本是電腦或其他產業使用的單字,在拉麵店的話是指中午營業時間與晚上營業時間之間的空檔,或是即將結束營業時間等等,沒有客人或是客人較少的時段。一般都是利用這段閒暇的時間準備或清洗。
揚げニンニク
炸蒜頭
炸蒜頭

揚げネギ
炸蔥花
炸蔥花

味付玉子(煮玉子)
滷蛋
滷蛋

あつもり
熱盤/Atsumori
熱盤/Atsumori

油そば
油麵
油麵

替え玉
加麵/Kaedama
加麵/Kaedama

化調
化調/Kacho
化調/Kacho
化學調味料的簡稱。不使用化學調味料則稱為「無化調」。最近大多稱為美味調味料。
辛子高菜
辣高菜
辣高菜

完食
完食(吃光)
完食(吃光)
拉麵碗裡的麵與配料全都吃光就稱為「完食」。另外一種定義是指不只麵與配料,連湯都喝光。另外,也是拉麵迷之間對於這家拉麵的滿意程度指標。相關用語有「雙完(吃光2碗)」「三完(吃光3碗)」等等。
魚粉
魚粉
魚粉

コシ
彈性/Koshi
彈性/Koshi
是指麵的「彈力」,牙齒的口感。拉麵的麵條為了加強彈力,而使用「鹼水」(製作中華麵時加入的食品添加物-鹼鹽水溶液,就是炭酸鈉)。據說彈性是形成穀蛋白黏膠質的小麥蛋白之醇溶蛋白發揮作用。使用於「Koshi-ga-Tsuyoi(彈性十足)」。
コラーゲン
膠原蛋白
膠原蛋白

コレクター
拉麵迷/Collector
拉麵迷/Collector
拉麵狂會到就算儘量多去拉麵店,或是掀起話題的拉麵店,吃多種的拉麵。因此通常不太會一直去同家拉麵店,隨時收集新鮮的情報,追著網路與雜誌等等的媒體。在拉麵業界裡,大都是指與回客/Repeater相反的意思。
サイドメニュー
副菜菜單/Side Menu
副菜菜單/Side Menu

自家製麺
自製麵條
自製麵條

シャッター
捲門
捲門
是拉麵迷用語,拉麵店開店時間之前,在捲門或是入口前排隊稱為「Shutter-suru(捲門)」。想要盡快吃到時,或是吃限定菜單等等時大都會去「捲門」。
汁無し
無湯
無湯

ジロリアン
二郎迷/Jirorian
二郎迷/Jirorian
是指所有喜歡「拉麵二郎」熱門拉麵店的拉麵狂,不是指到處吃拉麵的人,而是特別喜歡「二郎」人。據說「二郎」具有說不上來的習性,並不是針對「拉麵」,而是不能沒有「二郎」。
スープ割り(割りスープ)
加湯稀釋
加湯稀釋

寸胴
寸胴(圓桶鍋)
寸胴(圓桶鍋)

背脂
背脂(豬背脂肪)
背脂(豬背脂肪)

製麺所
製麺所
製麺所
賣麵給拉麵店的業者。能採購做好的麵,有時可以與拉麵店商量,採購獨家的特殊麵條。特製麵與粉的耗損有關,需要有一定以上的採購量。
セカンドブランド
大眾品牌/Second Brand
大眾品牌/Second Brand
是以普及與擴大為目的而開發的品牌流行用語,拉麵裡也有高知名度的店家改變現有的店名與味道,以全新的理念開店。例如「五行」可說是「博多一風堂」的「大眾品牌」。與「第二品牌」同義。
台湾ラーメン
台灣拉麵
台灣拉麵

タレ
醬料/Tare
醬料/Tare

デフォルト
基本菜單/Default
基本菜單/Default
從電腦用語default(預設値)轉用的用語,指拉麵店最基本的菜單。餐券販賣機的話是在位於左上,直寫的菜單則在最右邊,橫寫的話位於最上面。想要一探初次光臨的店家實力如何,一般應該要點基礎的簡單菜單。
なると
鳴門魚板
鳴門魚板

暖簾分け
暖簾分家
暖簾分家

はしご
續攤/Hashigo
續攤/Hashigo
時常可以聽到「居酒屋續攤」,拉麵愛好者之間的「續攤」是指連續在拉麵店吃麵。強者甚至1小時可吃4間店,1日可跑10家店以上。
冷やしラーメン
涼拉麵
涼拉麵

平ザル
平籠
平籠

振りザル
搖籠
搖籠

フリーク
狂熱者/Freak
狂熱者/Freak
是指對於某件事物異常關心者,「拉麵狂」就是指非常喜歡拉麵的人。有時用法同於「拉麵迷(Mania)」。
紅生姜
紅生薑
紅生薑

マー油
麻油
麻油

メンマ
筍干/Menma
筍干/Menma

湯切り(ゆきり、またはゆぎり)
去汁/Yukiri(Yugiri)
去汁/Yukiri(Yugiri)

ラー油
辣油
辣油

リピーター
回客/Repeater
回客/Repeater
如字面意思,是指時常到自己喜歡的拉麵店消費的拉麵狂。在拉麵業界是與拉麵迷/Collector意思不同。
レンゲ
蓮花(湯匙)
蓮花(湯匙)

連食
連食(連續用餐)
連食(連續用餐)
拉麵接連吃2碗、3碗。在同家店吃不同菜單也稱為連食,2家、3家連續吃也算。日文中也有所謂的「續攤/Hashigo-suru」。